农场轶事三则
发布人:离退休处  发布时间:2015-03-13   浏览次数:370

离退休工作处赵凤坡

 

        每当我回忆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新疆兵团农场工作的日子,兵团的官兵一致、上下一心、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事例会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当时物资匮乏,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生产条件较差,可人们的精神充实,斗志极其旺盛。军垦战士们发扬军垦精神,战天斗地,创造了人间奇迹。当时我在农七师下野地四场生产股工作,期间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例实在不少,就选几件感人至深的小事写在下面吧。

一、荣获“国务院奖状”

        当时流传的一段顺口溜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新疆有下四场”,这是六十年代初期人们对建场不久的农七师下野地四场的赞美。当时下四场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兵团农垦事业的前头,特别是园林生产更为突出,一九六O年园林生产荣获国务院奖状;一九六四年自治区组织天山南北各地州、市、县的代表来下四场参观学习。建场仅仅几年时间的下四场为什么能如此飞速地取得这些荣誉呢?有一个领导重视园林生产的小故事,从一个方面提示出了其中的奥秘。

        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一位机关工作人员去政委家请示工作,他想快一点儿,就径直穿越林带走了过去。老红军赵正委每天有早起的习惯,这时他站在房前晨练,来人的情景他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当那位工作人员来到跟前,他底头问道:“你是从那里走过来的?”来者如实回答后,政委当即命令:“脱下鞋袜,照原路走回去,再从路上走回来,然后谈工作”,来人只好照办,谈了工作后,政委语重心长的说:“林带里刚除过草,棉棉软软的,你踩一脚,他踩一脚,踩得硬邦邦的,小树能长好吗?”,此事传开后,再也没有人穿越树林带了。

        又一日傍晚,几个青年人在林带边谈笑,一个顺便伸手摘下几片树叶在手里玩弄着,恰好被从这里经过的赵政委看到,政委把他们叫过来,伸手揪住那人的耳朵问道:“把你的耳朵揪掉行吗?树叶就是树木的耳朵,随便揪掉树能长好吗?”,从此,再也没人折枝摘叶了。

        不久,按照政委的指示,在场部主要地区都立了醒目的标语牌,上书“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爱护林木,人人有责”,同时订立了爱国护林的条约,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护林制度。

        以后历任场长、政委都继承了重视园林工作的传统,全场上下一心,大搞园林建设,使这个戈壁滩上建成不久的农场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成为准葛尔盆地西南边缘的一颗明珠。

 

二、运种子

        一年的秋未冬初,种子队按照场里的种子繁殖任务计划,玉米原种尚缺壹佰余公斤。下野地管理处通知去二十一团农场拉运,因为种子数量较少,派大型车辆拉运不合算,可种子又必须尽快运回来。在这种情况下,种子队一个小伙子(时任该队技术员)自告奋勇徒步拉架子车拉运。

        下野地四场离二十一团农场约40公里,当时都是土路。这天小伙子起了个大早,穿戴整齐,拉着架子车就出发了。天灰蒙蒙的,又纷纷扬扬飘下雪花来。他全然不顾,拉着架子车飞快地走着,有时简直是小跑,这样赶到二十一团农场已过中午了。他又渴又饿,找到团部小食堂,狼吞虎咽地填饱肚子,就抓紧时间去办理手续,手续办得还算顺利。但办完手续后又赶到种子队,装好种子后已是下午五、六点钟了。

        小伙子到商店买了些饼干,白酒带上,拉起车子踏上了归途。这季节白天较短,走着走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并慢慢黑天了。这时天空又飘起了雪花儿,鞋子裤腿已经全湿了,他停下车子,吃了些饼干,喝了几口白酒。索性脱下鞋子,挽起裤腿。拉起车子一步一步艰难地继续往前走………,这样赶回下四场种子队已是次日凌晨了。同志们赶紧帮他换下湿漉漉的衣服,炊事员拿出当时最好的饭食——鸡蛋面条招待他,小伙子憨厚地哭了。

 

三、徒步走回去

        一九六四年春节过后,农七师司令部举办了园林学习班,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同志们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收获很大。学习结束时已是三月上旬,春播在即,植树造林也要开始了。学员们必须尽快返回农场,当时下野地一带的道路全是土路,由于冰雪消融,道路泥泞难走,汽车无法通行。师部决定派汽车送学员到24公里路口(独克公路24公里处),下公路后徒步返回农场。我们一行七、八个人,下公路后,因为路上冰雪正化,全是泥水,大家尽量挑选林带里冰雪尚未化完之处,跳着冰雪行走,这时林带也是半冰半水,鞋裤、裤腿逐渐湿透,冷沏骨髓。大家心里明白,这时绝对不能停留。于是互相鼓舞,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跋涉。经过将近8个小时的艰苦行军,直到下午六点多钟我们才回到了下四场。

        晚上,我把鞋袜、棉裤进行了简单的洗刷后,搭在火墙上。由于又冻又累,睡进暖烘烘的被窝里极为舒服,这一夜我睡得真香。原想今天可以睡个懒觉,可一大早,场长就让通讯员来叫我,我只好从火墙上拿下已烤干的衣物,迅速穿戴整齐,到办公室上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