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哲社版)学报的创刊经过
发布人:离退休工作处  发布时间:2020-09-03   浏览次数:569

石河子大学(哲社版)学报的创刊经过

石河子大学退休干部文晓宇

  

我校的哲社版学报是2001年春创刊的。“编辑部的故事”,可真多呀!我作为原哲社版学报的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已退休八年了。但一提起学报的创刊之事,那一幕幕的镜头,就展现在我的面前……

一、校长的一个电话

2000年下半年,石河子大学奎屯分院移交农七师高级中学的文件下达后,原奎屯分院机关干部和教职工,都在考虑自己是“走”(调石河子大学)是“留”(留七师高级中学)的问题。当时,我在原奎屯分院任教务科研办公室主任,我已是52岁了。我想:要走吧,到石河子大学那所学院工作呢,我还没有想好,组织上还没有具体的安排。要留吧,我母亲在127团驻奎屯干休所,也确实需要我照顾。但真要留在七师高级中学工作,我心里似乎也不太愿意。我的心里正在矛盾之中,这真是举棋难定啊!

12月28日上午,我的手机铃声响了。我拿起电话,对方问:“你是文晓宇主任吗?我是大学的向本春”。我答道:“我是文晓宇,噢,向校长,您好!”向校长又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现咱大学要创办哲社版学报,刊号上级已经批下来了。现科研处正在招聘一个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和一名编辑。此项工作由大学杨磊副校长和科研处张建华处长负责,文主任你看是否来科研处应聘?咱大学正在发展,请你考虑一下”。我答道:“好!谢谢向校长对我的关心”。

向校长的这个用人建议的电话,就拉开了我校哲社版学报创刊的大幕;同时,也翻开我校哲社版创刊的第一页。接完向校长的电话,我就进入了深思。我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听从党的召唤,要从大学的发展需求多考虑。因此,我决定去大学应聘!应聘上就“走”,应聘不上就“留”。于是,2001年元旦期间,我就立即准备应聘材料,写应聘报告、复印我的获奖证书(其中有获自治区首届哲社成果二等奖,兵团哲社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等材料,尤其在应聘报告上还写了本人在兵团教院工作时,作为科研科科长、理科编辑,还参加过兵团教院学报的创刊工作等。

二、赴石河子大学科研处的应聘会

一月三日上午,我就带上了换洗的衣服及准备应聘的材料,坐上了开往石河子的长途公共汽车,去石河子大学应聘了。我到科研处就向张处长提交了我的应聘材料。交完材料,张处长就安排自然版学报的张忠主任,带我到大学招待所登记房间床位,并到招待所食堂吃午饭。

杨磊副校长和科研处张处长,上午就看完了我的应聘材料,下午就决定召开科研处的应聘会。此会在科研处会议室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杨副校长、张建华处长、魏志远副处长、自然版学报编辑部张忠主任、编辑封玲和我共六人,会议由张处长主持,封玲记录。张处长首先宣布:科研处招聘会现在开始,请杨副校长讲话。(大家鼓掌)杨副校长的讲话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他说:“自然版学报编辑部张忠主任、封玲编辑在去年就利用出差机会,把哲社版学报的正式刊号已经批下来了。科研处发通知,招聘一名学报的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和一名编辑。通知已发了几个月了,只有两个人报名,一个是政法学院的雷晔老师报了名,却因事不能来应聘,现只有奎屯分院的文晓宇老师来应聘。我和科研处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大家鼓掌)杨副校长接着说:“我和张处长、魏副处长都看了文晓宇同志的应聘材料,获奖证书的复印件,出版书籍的复印件等,他还参加过兵团教院学报的创刊工作,有一定的经验,我和科研处的两位处长都同意文晓宇的应聘——他在科研处哲社版学报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的岗位上试用一年。文晓宇同志就一个人辛苦一年吧!另外,自然版的张忠主任和封玲编辑在办好自然版学报的基础上,也抽空帮助文晓宇同志,把哲社版学报创刊工作搞起来,把哲社版学报办好”!张处长说:“请文晓宇主任也讲几句话吧”。我就讲:“对于我的应聘能得到同意,我表示感谢!尽管会上杨副校长已经说了,让张忠主任和封玲编辑抽空帮助我。但我感到,一个人要创办学报确实困难很多,我想要个帮手,帮我搞秘书兼编务工作”。杨副校长和张处长感到我讲的有道理,就问我:“你想要谁?”我说:“我考虑让奎屯分院的汪学华同志来,她是党员,对工作认真负责,曾搞秘书兼打字员工作。她现在奎屯家中休息(大学发工资),正等待大学安排工作。我建议让学华同志来哲社版学报编辑部帮工”。杨副校长和科研处两个处长,听后就马上了采纳了我的这一建议,并决定让我打电话通知学华同志速来报道。杨副校长还说:“文晓宇主任,给你两天时间,请你好好计划一下,哲社版学报的创刊工作”。我说:“好的”。张处长就此宣布:“今天科研处的招聘会结束。散会”。

三、哲社版学报编辑部的首次创刊工作会议

仅过了两天,即元月五日上午10点,又在科研处会议室召开了哲社版学报编辑部的首次创刊创刊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杨副校长、何副书记、郭宁院长、科研处正、副处长;自然版学报编辑部的张忠主任,封玲编辑;社科版学报编辑部我和汪学华秘书共九人。会议由张处长主持。张处长首先宣布:“大学哲社版学报创刊工作会议,现在开始!(大家热烈鼓掌)请杨副校长讲话”。杨副校长说:“昨日,大学党委研究决定:一、成立大学哲社版学报编委会领导班子。由周生贵书记兼任哲社版学报编委会主任,由何慧星副书记兼任第一副主任,郭宁院长兼任第二副主任,由文晓宇同志任第三副主任(常务),这四位同志组成哲社版学报编委会的领导班子。对于哲社版学报编委会的委员,可参照自然版学报编委会,给有关院系发通知,分配委员名额。此事由文晓宇常务副主任起草文件,请何、郭两位主任批复,由汪学华同志打印、下发文件。二、成立成立哲社版学报编辑部。由何副书记兼任主编,由郭宁院长兼任副主编,由文晓宇任常务副主编(专职),兼编辑部主任。汪学华同志帮工,搞学报的编务兼秘书工作等。张处长讲:“请新上任的文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讲一讲哲社版学报创刊的设想”。我说:“我首先感谢校党委对我的信任,并决心搞好哲社版创刊工作。这两天,接杨副校长的指示,对创办学报之事,计划如下:

(一)向校内刊物编辑部学习办刊的好经验。这两天我先后走访了自然版学报编辑部主任张忠、兵团教院学报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郭世延、《农垦经济》编辑部主任王钟健等,向校内刊物学习了办刊的经验以及收集了办刊的有关管理方面的文件,如审稿的有关规定、审稿费、稿费发放的文件,以及建立作者队伍的文件。

(二)由我起草哲社版学报创刊的《征稿启事》,由汪学华秘书打印文件,再转呈何副书记、郭院长审阅,把文件下发到有关哲社的院、系和机关、图书馆等。

(三)由我参照自然版学报编委会,对各院系的委员名额进行分配,起草成立哲社版学报编委会的通知文件,交汪秘书,再转呈何、郭批示后,打印下发文件,通知各单位分配的名额,把各单位推荐的委员名单,并按规定的时间,报哲社版学报编辑部。

(四)聘请文学艺术学院王爱军教授作为学报的兼职美术编辑,负责设计制作封面工作;聘请外国语学院的陈开荣教授,作为学报的兼职英语编辑,负责学报的英文译校工作等。

(五)元月8号,自然版编辑部的张忠主任和我,出差去乌鲁木齐:一方面向自治区、兵团出版局提前拜个年并请有关领导为学报创刊题词;另一方面向疆内的兄弟院校哲社版学报学习办刊经验。

(六)由自然版编辑部的封玲编辑协助哲社版编辑部汪学华秘书,在网上向全国的重点、一般院校发布消息:即我校哲社版学报将创刊,欢迎校内外作者积极投稿!欢迎兄弟院校哲社版学报来电来函表示祝贺等”。

何副书记兼主编和郭院长兼副主编,先后也讲了话,表示:我们学报的领导,要紧密团结,互相配合,积极工作,办好我校哲社版学报的创刊工作。

自然版学报编辑部的张忠主任,封玲编辑先后也发了言,表示:在办好自然版学报的基础上,积极协助哲社版编辑部的文晓宇主任,汪学华秘书,搞好我校哲社版的创刊工作!

最后,杨副校长做了简短的总结发言:“今天,文晓宇主任谈了哲社版学报创刊的设想,很好!我表示赞同。何副书记、郭院长、张忠主任、封玲编辑等,大家都谈了很好的意见。望同志们齐心协力,做好哲社版学报的创刊工作!愿我校的哲社版学报早日问世”。大家热烈鼓掌后,张建华处长就此宣布:“散会”。

四、创刊号学报、封面、封二、封三、封底的设计与制作工作

我感到:创刊学报的宏观方面(如大造声势等)工作是重要的,但不可忽略做创刊的深入细致的具体微观方面的工作。于是我在春节放假前,做了创刊的工作如下:

(一)封面、封底的设计与制作工作

春节前1月12号,我走访了老同学王爱军教授家。我看望他并提前向他拜年。于是,我便说:“老王兄,这次大学哲社版学报创刊号封面的历史任务,就幸运地落在咱俩的头上了。我们可要尽力完成好啊”!王爱军教授说:“是啊!老弟,有什么高见与设想吗”?我讲:“刚才,我在来你家的路上,看见一群学生在买我校制作的《春节贺年卡》。我发现了一张贺年卡,对我校哲社版封面的设计,很有启发,于是便买了一张”。我就拿出这张才买的贺年卡图片,给王教授看,并说:“这是咱大学的标志性建筑物,即学校的教学主楼,楼上标有“石河子大学”这五个大字,天空有红霞,楼周围是绿色的树林,此图片的教学主楼,宏伟、壮观。我们是否可以此为基础,在大楼四周再标上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作为咱们学报的创刊号封面,您看怎样”?王教授高兴地说:“好啊,我可以在电脑上设计制作试一下”。我说:“这是一个A方案。你还要再设计制作一个B方案,请校领导和学报的主编审核,挑选出一个方案作为哲社版学报的创刊号封面”。王教授说:“好”。

对于创刊号的封底,由我本人根据自治区、兵团出版局对期刊封底的要求,并参照我校自然版学报封底,从而设计出我校哲社版的封底。

1月16日晚发生了一个“插曲”,即汪学华秘书去发文件,她从北区走天桥去中区时,不幸摔倒,脚腕重重的碰在天桥的水泥台阶上。幸好被几个同学看见,就把学华扶起送到校医院治疗,医生一看,她的脚腕已肿了很大,由于拍片的医生已下班,已拍不成片,给开了活血止痛的膏药,学生又把她扶到宿舍休息。当天晚上,她在电话上向我说明受伤的情况,并说:“一个人在宿舍,也没有人照顾,是否可以让她回奎屯家中休息治疗。对于她因公负伤,回奎屯家中治疗也应该,我便准了她的假。在用人的节骨眼上,学华同志又摔伤了……

(二)创刊号:封二、封三的设计制作工作与《创刊贺词》问题

春节前上班的最后一天(元月19日)上午,我把校办的闫卫华副主任、党委宣传部的赵仕田副部长、宣传部宣传科的李军科长,三人请到了学报编辑部办公室,开了一个简短的布置学报工作的小型会议。我开门见山地说:“创刊号:封二、封三的设计制作工作,就落到三位同志的身上,由闫副主任和赵副部长负责起草封二的《发展中的石河子大学》一文,全文约700字左右,主要简单介绍石河子大学的发展概况。由李军科长负责封二,封三照片的挑选,并写照片上的文字说明,还负责封二、三的制作出草图来。三位同志很热心,便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我说:“创办学报,时间紧张,请大家在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周交就行”。三位同志异口同声地说:“行”。

封二、封三任务的布置完后,我松了一口气。但我立刻又想到请领导写《创刊贺词》,这必须也应在春节前落实好。于是我就走进了何副书记的办公室。首先,我向何副书记简单的汇报了十多天学报的创刊工作以及学华同志因公受伤的情况,最后,我请示何副书记:《创刊贺词》由您主编写呢?还是由周书记写”?何副书记说:“周书记是大学的第一把手,又兼任学报的编委会的主任,还是请周书记写吧。我给周书记联系,下午你再去找周书记。”我说:“好”。

下午,我来到周书记办公室。周书记很热情接见了我。我向周书记简单汇报了学报创刊的情况,并说“我们想请周书记写《创刊贺词》,您同意吗”?周书记说:“可以,什么时候要稿”?我说:“现已一月中旬了,学报创刊的时间紧,春节后的一周内交稿,您看行吗”?周书记说:“好”。最后,周书记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文主任,希望你牢牢把握办学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依靠我校广大师生,力争办好学报创刊号”!周书记紧握我的双手,送我离开书记办公室。

我离开机关办公楼后,又匆匆赶往图书馆,为办刊物,我借了《编辑学》、《学报新规范》等几本参考书……

五、2001年春节期间我办的三件事

(一)春节期间,我没有完全休息,抽空学习了上级有关办好刊物的文件,又看阅了《编辑学》、《学报新规范》等书,武装了一下自己的头脑,我感到自己办好学报的底气更足了。

(二)元月25日大年初二,我先到汪学华秘书的父亲汪庭福家(他是抗美援朝的老革命,又是原兵团教院的工会主席)看望并拜年,然后才到汪学华同志家,看望学报编辑部因公受伤的病号,并向她拜年。学华同志对我说:“你是领导,我应向你拜年”。我说:“咱们今天不讲什么领导不领导的。你脚伤了吗,行动方便吗?我先来拜年也应该”。学华又说:“文主任,我回奎屯后,爱人将我送到了奎屯医院拍片检查,出现了轻微的骨裂状况”。我说:“老百姓有句话:伤筋动骨100天。你要加强营养,争取早日康复”。

(三)元月26日大年初三,我按原计划参照自然版学报的封底,一气呵成设计出哲社版的封底。

这个春节真感到奇怪。开始我很放松,后来心情就很紧张,天天盼着春节怎么不快点过?2月8号(正月初16)我就赶回石河子大学上班了。。。。。。

六、北京大学哲社版学报龙协涛主编和我的一次通话

2001年2月8号下午四点,学报编辑部的电话铃响了,我拿起电话,对方说:“你是石河子大学哲社版学报编辑部吗”?我答:“是的”。对方说:“我是北大学报的龙协涛”。我讲:“龙主编,您好!我是石河子大学哲社版学报编辑部主任文晓宇”。龙主编说:“文主任,你好!我祝贺贵刊创刊的题词,你们收否”?我答:“收到了!很好!谢谢龙主编”。龙主编说:“不用谢,望贵刊早日问世”!我马上说:“龙主编,你学报在首都,学术力量强,水平高,我学报在祖国的西北的西北,远离北京,师资力量弱,我希望咱们两家学报能结成‘一帮一,一对红’的对子怎么样?”龙主编说:“好啊,咱们可以结成相互帮助的对子”。我说:“谢谢龙主编”。北京大学学报主编、教授、编审龙协涛的这个电话,拉开了北京大学学报援助石河子大学学报的大幕,翻开了北京大学援助石河子大学的第一页。

七、名家及兄弟院校来电来函的贺信

从二月中旬至三月中旬,哲社版学报编辑部几乎每天都收到名家及兄弟院校学报的来电来函,有的还寄来《题词》,祝贺我校哲社版学报创刊。如下:

(一)寄来题词的有:

北京大学学报主编龙协涛先生寄来他的亲笔题词:“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立足新疆,面向全国,努力办出高水平和鲜明特色。贺石河子大学学报(社科版)创刊”。

清华大学陈明先生寄来他的亲笔题词:“祝贺新疆《石河子大学学报》(社科版)创刊,书写社科新篇章,服务西部大发展”。

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光先生、南京大学副校长洪银兴先生、新疆自治区党委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副书记、兵团党委王贵振副政委、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等12家个人或集体寄来他们的为本刊创刊的题词。

(二)寄来贺电贺信的有: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四川省社科院《毛泽东思想》杂志社、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社会科学》、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新疆大学学报编辑部等27家单位或个人,给我校哲社版学报编辑部寄来贺信表示祝贺。

(三)同贺单位有: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南开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等156家编辑部是同贺单位。

八、要冷静、要干实事呀

我发现:一个人在最激动、最高兴时,越应该冷静、越要干实事,这样才是一个头脑冷静的实干家。

(一)二月十二日(星期一),我和王爱军教授带上他设计制作的A、B两个方案的封面,到何副书记办公室,请何副书记、杨副校长、郭院长等领导审查了A、B两个方案。大家一致决定,挑选A方案作为哲社版学报创刊号封面,并通过了我设计的创刊号的封底。

(二)二月十三日,我又到周书记办公室,和周书记一起讨论研究、审定了创刊号学报的《创刊贺词》。

(三)二月十六日(星期五),我又与校办的闫卫华副主任、党委宣传部的赵仕田副部长、宣传科李军科长,大家共同讨论研究、审定了创刊号学报的封二、封三。

(四)由于春节前,我部已向校内外作者已发《征稿启事》。春节后,稿件一篇篇寄来了,我就参照自然版学报的来稿登记薄,设计了哲社版学报的来稿登记薄。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做来稿登记。

九、哲社版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及首次审稿会议

汪学华秘书因公伤肋动骨,她没有休息100天,就积极要求上班。我只好同意她的请求。三.八妇女节过后,3月9日汪秘书就回到了大学上班了,我就安排她做会议的准备工作。

3月12日下午4点,在大学会议室召开了会议。会议主持人郭宁院长首先宣布:“石河子大学哲社版学报编委会成立大会及首次审稿会现在开始,首先请何副书记兼主编讲话”。何副书记说:“同志们,大学哲社版学报编委会通过这几个月来的筹备,今天终于成立了!下面我宣读成立的文件(略)”。何副书记宣读完文件后,他说:“大学哲社版学报即将创刊,这是件大好事,也是件大喜事!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田地里,又绽放了一朵灿烂的鲜花。我们在座的每个编委、每个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要为它施肥、浇水、让她开放地更加鲜艳、更加美丽”!(大家鼓掌)郭宁院长说:“下面请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文晓宇同志主持首次审稿会议”。我站起来说:首先,我把编辑部的审稿工作向各位编委汇报一下:这次我编辑部收到校内、外作者的投稿共106篇。我编辑部是采取‘三审制’。即一审:由我负责初审。先把明显不符合稿件要求、观点不新、缺乏创意、论据不足的稿件,我就直接批:不用或退稿。这样在初审中就淘汰了5—10%的不合格稿件。还剩下90篇左右的稿件,我就批转请某某专家认真审稿,明确写出审稿意见,这篇稿件能用还是不能用,并要简单写出评语来。这样,“二审”又淘汰了30%的稿件,现还剩60篇稿件。今天我们全体委员,就是要对这60篇稿件进行“三审”,即由审稿专家先介绍稿件的基本情况,然后对稿件进行简短的讨论和评议,再由全体委员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在已准备好的投票表上进行投票。这样从第一篇到60篇稿件,逐一进行介绍、评议、投票完毕。郭院长宣布:“散会”。

散会后,我和学华秘书立即回编辑部办公室,由我唱票并监票,由学华秘书登记并统计每篇稿件得票多少。经我们统计出结果:有26篇稿件超过半数(12票)。这就是创刊号要发表的稿件,由于版面有限,最后用了23篇(余下的3篇在第二期刊发)。

十、对创刊号稿件的“三校”等工作

(一)“一校”工作

1)何副书记、郭院长和我三人既做“指挥员”当主编,又做“战斗员”,当创刊号稿件的责任编辑。如:我承担创刊号的第一个栏目《十五规划研究》两篇文章的责编,郭院长承担了《试论邓小平的稳定发展》一文的责编,何副书记承担了《传统文化对中国公关事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一文的责编。

2)兵团教院学报主编郭世延教授、编辑李娟老师,《农垦经济》编辑部王钟健主任,大学学报(自然版)编辑部的张忠主任、编辑封玲老师,共三个编辑部共五位同志,每人一篇参加创刊号稿件的责任编辑工作。

3)哲社版编委会的编委:龚新蜀、李豫新、李万明、张阳、陈开荣、仲崇敬、沈健、李盛业、张振华、陈宝安、闫卫华、范得广等十余位编委,每人均承担了一篇稿件的责任编辑工作。

其实,创刊号稿件的“一校”工作,是充分发挥了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坚力量,靠集体的智慧完成的。编委们都在创刊号学报上做出了贡献,留下了历史性的纪念!

(二)“二校”工作

为了向自然版学报编辑部学习校对工作的经验,在不误他们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我请张忠主任、封玲编辑以示师范,帮助哲社版学报完成了创刊号的二校工作。在此,我特向自然版学报编辑部的同志表示感谢并终生难忘!

(三)“三校”工作

对创刊号文稿的“三校”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我的头上了。我清楚地记得:三校工作是4月16号开始的,我不仅要认真校对每篇文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符号,还要仔细校对每篇文章的“页眉”、“中图分类号”,下底角的“收稿日期”、文章后的“注释”等等。那时,每天早上,我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大楼,请值班的同志给我开门上班。每天晚上12点,值班的老同志看到楼内的那间办公室灯还亮着,就要上来催下班,要熄灭灯,关办公大楼的大门。我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大楼的人。一连十多天,我都是这样连续苦战的工作。看大楼值班的老头,已认识了我并说:“这个人真是大学的工作狂啊”!我说:“为了大学学报的创刊号,我必须要争分夺秒地抢时间呀”!

(四)大学学报(哲社版)的创刊号的《目录》和每篇文章的《摘要》、《关键词》的译校工作,都是外国语学院的陈开荣教授认真完成的。

(五)经过“三校”后,就是由汪秘书送何慧星副书记兼主编审读。何主编认真审阅后,批示:“同意印刷”。我便交大学印刷厂印刷创刊号。

十一、创刊号的排版、晒版、印刷、装订工作

大学印刷厂的赵君祥厂长和王斌、董新两位副厂长,都十分重视这项印刷1050本《创刊号》的工作。由电脑室的田军、刘玉霞、牛莹莹、马文四位同志对《创刊号》进行了认真的排版、打字工作;由晒版室的刘永新同志完成了《创刊号》晒版工作;由印刷车间的江海波、王国靖两位同志完成了创刊号印刷工作。

当印刷车间印好最后一版停机时,已是4月30日下午7点钟,快要下班了,明天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要休息了,但装订车间的工作还未进行。于是我便找赵厂长商量并建议:五一节,装订车间不休息,照常上班。为创刊号的早日出版,抢时间尽早完成1050册的装订任务(当然,可在五一节后,再补装订车间工人的休息)。这样,赵厂长便采取了我的合理化建议。

第二天五一节,按赵厂长的安排,由董新副厂长值班带队,何玉红出纳也参加,装订车间的张力、韩玉英、王素萍共五位同志,过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劳动节,出色地完成了创刊号的装订任务。

当董新副厂长把装订好的最后一本学报递到我手中时,我双手捧着这本创刊号学报,两眼凝视着这本期刊,心想:“这真是咱大学教职工集体智慧的劳动成果啊”!……